以下是关于焊接机器人的详细介绍:
1. 核心组成
机械臂:多关节设计(通常6轴),灵活到达复杂焊接位置。
焊枪/焊头:根据工艺(弧焊、点焊等)配备不同工具。
控制系统:编程控制路径、速度、焊接参数(如电流、电压)。
传感器:激光视觉、力觉等传感器实时纠偏,适应工件偏差。
供料系统:自动送丝机构(弧焊)或电极更换(点焊)。
2. 主要焊接工艺
电弧焊(MIG/MAG/TIG):适用于金属结构件(如汽车底盘)。
点焊:常见于汽车车身薄板连接。
激光焊:高精度需求场景(如电池、电子产品)。
等离子焊:高熔点材料加工。
3. 技术优势
高精度:重复定位精度可达±0.1mm以下。
效率提升:24小时连续工作,速度是人工的3-5倍。
质量稳定: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焊缝不均、气孔等缺陷。
高危环境适应:可在高温、有毒或狭小空间作业。
4. 典型应用场景
汽车制造:车身焊接、零部件组装。
船舶重工:大型钢结构焊接。
5. 前沿技术发展
AI智能编程:通过视觉系统自动识别焊缝并生成路径。
协作机器人(Cobot):人机协同焊接,适合小批量柔性生产。
数字孪生:虚拟调试优化焊接参数,减少实机损耗。
绿色焊接:低能耗、低烟尘工艺(如冷金属过渡CMT技术)。
6. 选型与实施要点
工艺匹配:根据材料厚度、焊缝类型选择工艺。
集成兼容性:与现有生产线(如PLC、MES系统)对接。